2025-02-24
全息投影技术通过将光线或其他电磁波聚焦到一个平面上,使得图像在平面上呈现出立体的效果。几种常用的实现方式:
①加速器系统: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计算机控制的加速器来控制光的波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个平面上生成立体图像。
②光学偏振方式: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偏振滤光片来控制光的波动,从而在一个平面上生成立体图像。
③光栅和投影仪系统: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光栅和投影仪来控制光的波动,从而在一个平面上生成立体图像。
④反射式全息显示: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反射式全息显示器来实现全息投影。为克服透射式全息显示图像无法利用普通白光(非相干光)再现的缺陷,人们又发展了反射式全息显示图像。将物体置于全息板的右侧,相干点光源从左方照射全息板。将直接照射至全息板平面上的光作为参考光;而将透过全息板(未经处理过的全息板是透明的)的光射向物体,再由物体反射回全息板的光作为物光,两束光干涉后便形成全息显示图像。
由于记录时物光与参考光分别从全息板两侧入射,故全息板上的干涉条纹层大致与全息板平面平行。再现时,利用光源从左方照射全息板,全息板中的各条纹层宛如镜面一样对再现光产生出反射,在反射光中观看全息板便可在原物处观看到再现的图像。
⑤光纤全息显示:这种方法通过使用光纤全息显示器来实现全息投影。光纤全息显示器是一种特殊的屏幕,能够通过光纤将光线传输到平面上,使其呈现出立体的效果。
激光扫描全息显示:这种方法通过使用激光扫描全息显示器来实现全息投影。激光扫描全息显示器使用激光来在平面上扫描立体图像。
⑥透射式全息显示:这种方法通过使用透射式全息显示器来实现全息投影。透射式全息显示图像属于一种最基本的全息显示图像。记录时利用相干光照射物体,物体表面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到达记录干板后形成物光波;同时引入另一束参考光波(平面光波或球面光波)照射记录干板。对记录干板曝光后便可获得干涉图形,即全息显示图像。
再现时,利用与参考光波相同的光波照射记录干板,人眼在透射光中观看全息板,便可在板后原物处观看到与原物完全相同的再现像,此时该像属于虚像。假如利用与参考光波的共轭光波相同的光波照射记录干板,即从记录干板右方射向记录干板而会聚一点的球面光波,则经记录干板衍射后会聚而形成原物的实像。
透射式全息显示图像清晰逼真,景深较大(仅受光波相干长度的限制),观看效果颇佳。但为确保光的相干性,需用激光记录与再现。采用激光也会带来其特有的散斑效应的弊病,即再现像面上附有微小而随机分布的颗粒状结构。
⑦像面式全息:根据全息学的理论,对于普通透射式全息显示图像而言,当再现光波长与记录时的光波长不同,或再现光源为非理想点光源而有一定的空间扩展时,再现像点将会发生弥散而变得模糊,由上述两种因素造成的像点模糊量皆与象点和全息板的距离成正比。
因此,假如记录时让物点落在全息板上或很靠近于全息板,则用普通白光扩展光源再现时,像点的模糊量仍小至可接受的程度。因实际物体难以直接“嵌入”全息板,故人们采用将物体通过透镜成像于全息板的附近,同时引入参考光波与其干涉的办法来记录全息显示图像,这样记录的全息显示图像称为像面全息显示图像,它可用普通白光扩展光源再现。
显然,这种全息显示图像的景深也是有限的,距全息板平面愈远的像点愈模糊不清。
⑧彩虹式全息:20世纪70年代末,一种新型全息显示图像即彩虹式全息显示图像(Rainbow Hologram)问世,它可采用白光再现,图像清晰明亮,尤其适用于立体三维显示,倍受人们的重视。
彩虹式全息显示图像是采用激光记录全息显示图像,用白光照射再现单色图像的一种全息显示技术。其基本特点是在记录系统中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个狭缝,其作用是限制再现光波,以降低图像的色模糊,从而实现白光再现单色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