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新质生产力"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创新实践的热情和动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关注哪些领域?
> "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点。思政课教师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践,深入阐释"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比如,要深入讲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定义和主要特征。它是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实现质的优先、效率优先、动力变革,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其关键在创新,特点是质优,本质就是先进生产力。
还要讲清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它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产生的,是适应新发展要求、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的创新理论成果。通过全面理解这一重大理论的来龙去脉,引导青年学生把理论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将所学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力量。
> "新质生产力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思政课老师当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这一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增强学习掌握的思想自觉。"
与此同时,要根据新质生产力理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邀请新质产业的优秀企业家进行现场授课,以亲身经历和生动案例为青年学生阐释新质理论的真知灼见。
还可以借助全息技术等数字化手段,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教学体验。例如通过虚拟实境技术,从微观层面直观展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质产业运行的技术原理;通过全息影像还原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新质产业中的创新实践,让学生零距离观摩、近距离感悟,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
全息显示在教学中
全息显示在教学中
这就为未来培养更多新质生产力人才储备了无穷动力。意见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融入新质理论,高校思政课教学责无旁贷。
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胸怀"国之大者", 增强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强国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实业报国的远大理想。同时,要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从学生时代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增强创业本领,为未来成长为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从思想认识到创新实践,新质生产力理论正在滋养青年一代的精神家园。相信,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渗透,广大青年人定将把个人梦想融入祖国复兴的伟业之中,勇挑时代重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勇攀高峰,为民族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资料:
刘水静. (2024, March 13). 积极探索把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人民网. http://edu.people.com.cn/n1/2024/0313/c1006-4019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