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全息投影公司-云视图研

国内业务:16675576380

技术咨询/项目交流/预约参观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第63届长春高博会圆满结束,云视图研全息教室驱动新生态

2025-05-26

在刚刚落幕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上,教育数字化的浪潮再次成为全场焦点。展馆内外,创新技术与前沿理念交相辉映,众多高校、企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高等教育的未来图景。值得一提的是,云视图研全息教室的创新实践,正悄然为教育新生态注入澎湃动力。

本届高博会以“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吸引了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12万平方米,观众人数突破10万,企业展区、东北振兴专区、人才专区等板块集中呈现了教育科技前沿成果与区域协同创新实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的高精尖技术成果悉数亮相,校企协同创新成为大会一大亮点。

在“校企对接”活动中,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共育等议题引发热烈讨论。通过“需求发布—资源匹配—合作落地”的闭环机制,产教融合生态日益成熟。线上“云逛展”活动让观众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体验企业重点产品与前沿技术,60家企业参与其中,展现了数字化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

教育部等九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明方向。文件强调,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布局,推动优质资源共享与数据融通,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创新资源新形态,实现个性化智能推荐。政策还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完善多模态语料库,强化算法安全评估,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范式。

在课程、教材、教学数字化变革方面,政策鼓励建设“通用+特色”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推动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支持地方、学校和企业开发数字教材。数据治理、终身学习、国际合作、标准规范等多维度举措,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保障。

高博会期间,近700家企业携“高精尖”技术亮相,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希沃以“AI在场、数智共创”为理念,打造智慧教学管理平台,深度链接教室空间五大子系统,为高校多样化教学场景提供数智化升级方案。华为擎云则通过数字技术助力高等教育教学办公全链路,推动教育模式向“学以智用”转型。科大讯飞依托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构建覆盖教学、评价、人才培养等全场景软硬件产品体系,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海康威视以AIoT技术为核心,打造智慧教室、数字校园、产教融合三大展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些企业的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教育生态,也为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搭建了桥梁。智慧教室、虚拟仿真、远程互动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湖北近年来在教育数字化领域持续发力。2022年成为全国首个教育信息化国家试点省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区域和学校激活率全国领先。全学段数智教育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室、教育大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生根。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湖北教育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为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举办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高博会的创新实践中,云视图研全息教室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成效备受关注。该系统通过裸眼3D全息显示、虚拟仿真教学、远程互动教学等功能,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与感官限制,为师生带来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全息互动教室不仅提升了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还为教育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助力个性化教学与跨学科深度融合。

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全息教室顺利验收,并计划将全息教学纳入师范生培养环节。通过全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学校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彰显了全息教室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香港科技大学则通过引入云视图研全息教室技术,在广州南沙校区之间建立了元宇宙远程教学互动平台,实现了跨区域优质师资资源共享,成为国内首个跨越内地和香港的全息教学应用范例。

第63届高博会的圆满落幕,不仅见证了教育数字化的蓬勃发展,也为行业带来了深刻启示。政策的引领、企业的创新、高校的实践,共同推动着教育新生态的形成。云视图研全息教室等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正为教育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全息投影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数字化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企业、高校、政府三方协同创新,持续探索智慧教室、虚拟仿真、远程互动等新型教学模式,将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实支撑。云视图研全息教室的实践案例,正是这一变革进程中的生动注脚,预示着教育新生态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