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台风达维或造成海水倒灌日本#
近来日本不顾国际的普遍强烈反对,擅自启动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遭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愤慨和声讨。尽管基于科学常识,民众绝大多数都清楚的辨识出日本所排放的是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的污染水,但日本方面为了掩饰其排污行为的危害性,刻意捏造或者混淆一些技术概念,也对少部分民众造成了误导,成为主流舆论中的杂音。
三维模拟展示核电站
不过对于“核”这样一种谈之色变的事物,核的基本概念、核能开发的原理和形式,甚至核作为军事用途,其杀伤性如何展现等等,广泛来看,民众的认知仍然比较薄弱,主要原因还在于核材料或者相关产品由于其潜在的巨大危害性,普通民众确实无法接触到相关的实物。而在传统的科普和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了解的信息大多是纸质媒介中的插图和文字描述,或者是历史影像资料,虽然随着多媒体课堂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很多更生动的对核的阐释形式,但让然存在着局限。在全息教室(或称全息课堂)中,也许能让学生们对核的了解,变得相对容易。
三维模拟演示核污染水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全息教室的核心特征就是可以实现裸眼的立体显示,将传统的平面显示转变为立体显示技术,在全息教室的新场景中,如果要全方位的结构“核”这一神秘物种,从核的原子结构、核裂变或者聚变的过程演绎、核爆炸的冲击波形态、核电的运行机制和流程、核污染水的产生、核污染水的环流影响等等,都能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中。譬如,教室可借助云视图研的全息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核原子的结构图,让学生从各角度立体的观看核原子的构成,有了基础的认知以后,而后进一步讲述如何运用高能中子去撞击原子核,以及撞击后会产生何种物理变化,在全息教室,各个环节都可以立体的展现在全体学生眼前。再例如,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问题上,少数人总是可以模糊废水和污染水的概念,实际上只要能了解到核能发电的基本流程,各种障眼法就能被层层剥开了。传统的智慧教室中要实现这样的设想可能相当困难,但在全息教室中将变得轻而易举。云视图研的全息教室系统中提供了轻量化的编辑器工具,除了可以调用资源库中已有的三维模型之外,还可以支持由师生共同创建三维教学模型,除了模型本体,各种用来辅助演示的动画、热点、标签等功能也一应俱全。
全息三维演示哥斯拉
在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要开拓学生的眼界、启迪思维,各级教学部门中确实有必要引进前沿的教学工具和系统,例如本篇中所谈及的云视图研的全息教室(全息课堂),就是相当有代表性的教学系统,通过平面显示到立体显示技术的突破,推动二维教学向三维教学的跨越,在此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上,国内高校诸如山东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等,走在了全国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