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全息投影公司-云视图研

国内业务:16675576380

技术咨询/项目交流/预约参观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全息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话”

2025-02-24

----有感于《开展沉浸式教学 打造思政课亮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全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沉浸式教学手段,正在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全息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话",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深刻理解和感悟思政课的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全息技术的应用为思政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能够展现立体、逼真的历史场景,还能够实现与历史人物的互动对话。想象一下,学生们走进全息教室,瞬间穿越到1921年的浙江嘉兴南湖,亲眼目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红船上召开的场景。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当时的环境,聆听革命先辈们的讨论,甚至与全息投影的历史人物进行对话。这种沉浸式体验将大大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全息技术不仅可以重现历史,还能够展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例如,学生们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漫步"于改革开放前后的城市街道,直观感受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可以"参观"国家重点科研实验室,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最新突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全息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优势显而易见。它大大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如北京大学将思政大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院所一样,全息技术能够将这些场景直接带入课堂,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带有'泥土味'的思政实践课"。这种沉浸式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全息技术能够有效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与新鲜度。就像新疆师范大学的沉浸式思政课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话"一样,全息技术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这种跨时空的对话。学生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与不同时代的人物交流,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全息技术为思政课的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各种互动场景和任务,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问题解决等活动。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全息技术还能够很好地配合其他教学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实现个性化教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体验。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全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其效果的发挥还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正如"行走的思政课"需要精心挑选目的地,合理安排路线一样,全息思政课也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互动环节,才能让学生真正"收获满满"。

全息技术的应用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它能够有效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实践中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直面"土"问题、真问题、大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红色文化资源中读懂历史的厚重,体悟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刻领会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增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时代共鸣。

展望未来,随着全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思政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开放、互动、沉浸式的"大思政课"格局,为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充分利用全息技术等新兴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为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谢玲, & 高吉. (2024, July 17). 开展沉浸式教学 打造思政课亮点. 光明网.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7/17/nw.D110000gmrb_20240717_2-03.htm

#深度好文计划#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